海口市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法律文集> 交通肇事逃逸的界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惩罚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的界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惩罚有哪些

2025-04-16海口市律师

  向小明,海口市律师,现执业于海南中萃律师事务所,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及司法操作经验。诚实信用,勤勉敬业,以“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服务宗旨。办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业务功底扎实,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辩护能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畏艰险、奋力拼争,愿尽自己的所能,为当事人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不敢承诺案件的最终结果,但敢承诺办案尽心竭力!

交通肇事逃逸的界定

  核心内容:交通肇逃逸案件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但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呢下面由详细介绍。

  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

  第三,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于严格,同时于法无据,于情不合。在上述案例二中何某的行为很明显是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应该认定其有逃逸情节,而在案例一中的古某虽然有离开现场的情节,但其主观目的不是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到交警部门投案自首,所以不能认定为其逃逸;在案例三中,对于李某的行为也不能认定为逃逸,虽然其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但其不是从交通事故现场离开的。

  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情况

  一是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其主观上也就没有逃避法律的故意

  ;二是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履行法律职责,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驾车离开现场的。但是如果是执行完任务后又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就应该认定为逃逸,原因是其法定任务已经履行完毕,其肇事后离开没有法律依据。

  三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原因是其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其逃逸情节也就无从谈起。

  四是当事人在正要离开现场时被抓住的,不应认定为逃逸,原因是其没有离开现场。

  五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规定,共犯也可以认定有逃逸情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肇事人当场被抓获,没有逃逸成功,而指使人从现场离开,对于指使人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共犯,也就不存在逃逸的认定问题;相反,肇事人从现场离开,而指使人没有来得及离开现场并被抓住,还能认定指使人有逃逸情节吗很显然不能,因为指使人没有离开肇事现场,如果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且该后果是因没有及时救助造成的,指使人仅仅构成一般的交通肇事罪,对于肇事者来说则应该认定有逃逸情节的交通肇事罪。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一个量刑情节,不是单独的犯罪行为,所以犯罪有未遂与既遂的差别,而逃逸就不存在未遂的问题,只有犯罪行为才存在未遂的刑法意义。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惩罚有哪些

  在驾驶机动车上路的时候,驾驶人需要小心注意,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而要是真的不幸发生交通事故的话,此时也不能有逃逸行为,否则自身所要承担的惩罚就是比较重的。究竟现实中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惩罚有哪些呢我们一起通过下文进行了解吧。

  一、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惩罚有哪些

  驾驶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未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肇事,交通肇事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肇事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肇事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肇事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肇事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肇事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肇事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肇事,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肇事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肇事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三、6种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逃外,交管部门还对哪些行为不构成肇逃做出了规定:

  1、交通肇事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肇事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肇事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肇事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肇事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肇事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肇事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有的人认为只要在造成了交通事故后,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的话,那么这样的行为就构成了交通事故逃逸,就需要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有时候当事人离开现场的行为也是不会认定为逃逸。

©2025 海口市律师 技术支持:大律师网